在以非常小的比例给对象建模,然后又必须在摄影机视口或透视视口中向其靠得特别近时,就会发生该情形。建筑穿行动画因为这种行为而被众人所指责。有一台沿某一路径移动的摄影机,当其在某些位置上和墙靠得太近时,您突然能透过墙看到另一侧的房间。
注意:该问题对于那些在公制系统下想要使用实际世界公制单位而将“系统单位比例”设置为“1 单位 = 1 米”的设计师们来说非常普遍。您不必为了在公制单位下工作而把“系统单位比例”更改成公制;只要更改单位即可。
修正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
打开手动视口剪切:
您可以打开手动视口剪切,并对其进行调整以看到整个对象。视口剪切有一个远距范围和近距范围设置,如果摄影机离对象的距离比“近距剪切”值小,您就可以透过该物体进行查看。同样,当对象所处的位置超过“远距剪切”值时,摄影机就无法看见该对象。
打开存在问题的场景,然后选择摄影机。
在“参数”卷展栏 >“剪切平面”组中,启用“手动剪切”。
调整“近距剪切”或“远距剪切”值,或者两者都进行调整。
当您再次看见该对象时,就说明剪切平面的设置正确。
缩放整个场景:
如果您所使用的单位无关紧要,那就缩放整个场景,使对象不受视口剪切的影响。
打开存在问题的场景,然后选择所有对象。
在工具栏上单击“选择并均匀缩放”。
放大整个场景。
不仅场景中的对象变大了,而且对象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所以,场景放得越大,摄影机离周围的对象就越远。
如果您需要在实际世界单位下工作,如英寸或米,就应该在开始建模之前设置场景的缩放比例,方法是将“系统单位比例”值从默认的“1 单位 = 1 英寸”更改为“1 单位 = 0.1 英寸”甚至或“1 单位 = 0.01 英寸”之类的设置。
如果在开始建模之后更改“系统单位比例”,您就需要使用“重缩放世界单位”工具来重缩放该场景。
如果缩放和平移速度过快或过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系统单位比例”。 3ds max 在处理极大或极小的距离时会出现舍入误差。这些舍入误差还会导致法线翻转或奇怪的视口剪切。 3ds max 没有足够的数字分辨率来从太阳系遥远的某一角落至您眼前台阶上的蚂蚁进行无限缩放。
如果您打算更改“ 系统单位比例”,就应该在开始建模之前更改。如果您确实必须稍后对其进行设置,那么最好使用“ 重缩放世界单位”重缩放整个场景。例如,如果是在一个非常小的比例下工作,如给硬币建模,您可能要将“ 系统单位比例”从“1 单位 = 1 英寸”默认设置更改为“1 单位 = 0.1 英寸”或者“1 单位 = 0.01 英寸”之类的设置。对于比例较大的场景,如机场,就应增加“系统单位比例”。
凭经验而言,应该将缩放比例保持在不会使最小的细节小于一个通用单位的水平。如果这样使场景过大,以至于无法顺利和有效地进行处理,那么可以为模型创建单独的场景,其中每个场景包含有用于“近距”和“远距”拍摄的摄影机。
一些用户喜欢将他们的系统配置为使用大字体,3ds max 不推荐这样设置。 所设计的 3ds max 用户界面是将系统设置为小字体进行操作。小字体是 Windows 2000 和 Windows XP 的默认设置。
如果您将自己的系统设置为使用大字体,运行 3ds max 时就会出现一些最常见的反常现象,如下所示:
命令面板上的按钮可能丢失。
一些文本输入字段不允许您在其内输入内容。
某些对话框中的文本出现乱码。
对话框和卷展栏中的文本标签可能被切断或与其他字段重叠。
对话框显示出级联文本字段和微调器。
要纠正这些问题,应将系统字体设置回小字体。
退出 3ds max。
转至“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然后单击“显示”。
您也可以在打开的桌面上的任意处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属性”。
打开“设置”面板,单击“高级”按钮。
在“显示”组中,单击箭头,打开“字体大小”列表,然后选择:
小字体,如果运行的是 Windows 2000
正常大小,如果运行的是 Windows XP
单击“关闭”按钮,退出“显示属性”对话框。
您很可能必须重新启动系统,以使这些更改生效。
3ds max 有很多打开时浮动的对话框或窗口。该功能允许您将它们拖动到桌面上的任意处。 通过把对话框定位在远离 3ds max 主界面的地方,例如具备双监视器功能时定位在第二个监视器上,可以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
不过,对话框也有丢失的时候。将对话框拖动到某位置且无意中释放,或者向初始化文件中写入某些数据时出错,这都会导致对话框丢失。
恢复丢失的对话框有两种方法;两种方法都需要使用 3dsmax.ini 文件,该文件位于根目录 \3dsmax7\ 文件夹中。
彻底法
在该示例中,假设有一台分辨率被配置为 1280x1024 的监视器,并且“渲染进程”对话框丢失。
最后一次渲染的时候您看见它了,但片刻之后就不见了,而且有其他人使用过该系统。
确保未运行 3ds max。
3dsmax.ini 文件在 3ds max 运行时会不断更新。
打开一个文本编辑器,然后加载 3dsmax.ini。
向下滚动项目列表,直至找到该数据块:
[RenderProgressDialogPosition]Dimension=-425 152 379 866对话框的位置以左上角的方位为基准,以第一对数字为锚点。因此,在该示例中,对话框的左上角位于距屏幕左边缘 -425 像素、距屏幕上边缘 152 像素处。第二对数字描述对话框的水平和垂直尺寸,所以该对话框为 379 像素宽和 866 像素高。
由于该示例假设只有一台分辨率被配置为 1280x1024 的监视器,因此该对话框位于屏幕外左侧。如果第一个数字大于 1280,该对话框就位于屏幕外右侧。
在“Dimension”行上放置光标,然后移动到问题数字处。
问题数字通常是第一个或第二个,因为后两个数字用于设置对话框的宽度和高度。
把问题数字更改为 1280x1024 之内的一个正值。
保存 3dsmax.ini 文件,然后启动 3ds max。
下次渲染时,“渲染进程”对话框就会出现在屏幕上。
这是首选方法,因为它不会导致存储在 3dsmax.ini 文件中的其他自定义配置设置的丢失。
快速法
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只有两个:
您刚安装完 3ds max,还未进行任何自定义设置,而这些设置将存储在 3dsmax.ini 文件中。
您很着急,而且不关心存储在 3dsmax.ini 文件中的自定义设置。
确保未运行 3ds max。
打开 Windows 资源管理器,浏览至 \3dsmax7 文件夹。
选择 3dsmax.ini 文件,然后将其删除。
重新启动 3ds max。
自动创建了一个使用默认设置的新 3dsmax.ini 文件。
您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十分小心,因为您不一定知道保存在 3dsmax.ini 文件中的自定义设置。 您有可能将 3ds max 设置为在左边显示命令面板,以及更改视口背景色。此外,如果您安装了第三方插件,它们有时会往 3dsmax.ini 文件中写入信息。如果您删除该文件,会失去所有这些设置。
如果您对存储在 3dsmax.ini 文件中的自定义设置并不确定,则可以将该文件重命名为类似 old3ds.ini 这样的名称。 当您重新启动 3ds max 时,可以继续工作,然后隔一段时间对比这两个文件,并将您需要的数据从旧文件复制到新文件中。
当您打开“材质编辑器”时,看到的是“Architectural Materials”而非原始的 3ds max“标准”材质。
3ds max 现在允许您设置默认的用户界面。如果您构建了建筑模型,或者需要照片级真实感渲染,则可以将默认的用户界面设置为与您的工作方式更为相关的功能。这是一个新功能,可以从“Customize”菜单 > “Custom UI and Defaults Switcher”对话框对其进行设置。选择 Max 设置会将材质编辑器重置为显示“标准”材质。
该设置保存在 3dsmax.ini 文件中,使用“Defaults Switcher”后您必须重新启动 3ds max。
命令面板通常沿着用户界面的右侧出现。 如果您启动 3ds max 后发现命令面板丢失,通常有三种原因。
命令面板已经关闭。
您将命令面板浮动到了另一个监视器,然后试图将其拖动到新的位置。当您释放鼠标按钮时,命令面板消失。
已激活一个将命令面板放置在屏幕外的自定义用户界面。
通过使用下列步骤可以快速修正所有这些情况。
启动 3ds max。
从主菜单中选择“自定义”>“还原为启动布局”。
软件会警告您 3ds max 当前会话期间配置的所有 UI 设置将被重置。
无论您何时移动、旋转或缩放对象,特殊用途的变换 Gizmo 都会替换标准的红色三轴架。变换 Gizmo 非常容易丢失,但找回它也非常容易。如果发现丢失了变换 Gizmo,请尝试以下步骤。
启动 3ds max。
按 X 键。
这是切换变换 Gizmo 开关的键盘快捷键。
按 = 键。
该键盘快捷键会增加变换 Gizmo 的大小。 – 号能减小它的大小。
打开“自定义”>“首选项”>“Gizmo”面板,然后使您的设置与下图中显示的默认设置相匹配。
这是另一种怪现象。打开工具栏,发现上面有重复的按钮或者您想要找的按钮不存在。
注意:该问题是由在按住 CTRL 键的同时拖动工具栏上的按钮引起的。
存在三个“选择并移动”按钮。
这显然是一个用户界面问题,因此还原到启动布局可以修正该问题。
启动 3ds max。
从“自定义”菜单中选择“还原为启动布局”。
如果有重复的按钮,而您又不想重置整个 UI,则可以按照下列方法手动删除重复的按钮:
按住 ALT 键,然后把重复的按钮拖动到工具栏外。
当被询问确认删除该按钮时,单击“是”。
如果按钮丢失,您必须使用“还原为启动布局”。
欢迎光临 纳金网 (http://rs.narkii.com/club/) | Powered by Discuz! X2.5 |